经纬娱乐app-云南宜良:党建“增能”引领发展“增效”

经纬娱乐app-云南宜良:党建“增能”引领发展“增效”

近年来,云南省宜良县坚持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解决困扰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拓宽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实践,充分激发党建“能量”,为县域经济发展赋能增劲,不断提升党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0个典型县,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连续三年跻身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

转化党建“势能”,奋力夺取“双胜利”。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决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全面建立起班子带头、中枢有力、组织统一、运转高效的指挥体系。在疫情大考中,全县共有1078个基层党组织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开展工作,来自各单位的1149名党员写下请战书,232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主动参与,4名党员医务工作者加入驰援武汉工作队奔赴武汉。

释放党建“动能”,激发脱贫“源动力”。紧扣脱贫攻坚这一中心工作,坚持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充分释放党建动能,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提供不竭动力。夯实基础强引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积分”管理等制度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八项工程”,健全基层组织、优化组织设置,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协同发力的组织体系。加大宜良党建品牌培育力度,深入推进支部规范化建设“三年提升行动”,累计建成规范化党支部949个。

宜良县北古城镇陈家渡社区紫郦茶庄

激发党建“效能”,健全基层治理“三结合”。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通过党组织这个“吸铁石”,把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以“自治”为基。加大群众共建共治力度,充分发挥党组织凝聚人心、汇集民智的组织优势,大力推行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机制,创新财务“村民唱单审单”等群众议事形式,完善“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等基层议事制度,落实群众决策权和知情权,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加强对“三资”、社会保障、工程项目等重点领域的监督管理,规范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管理,完善村级账务乡镇代管制度,推动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全覆盖。

图为:“全国文明村”宜良县狗街镇高古马村的“治村宝典”——《村规民约》

驱动党建“聚能”,改革发展驶入“快车道”。以加强党的建设凝聚磅礴工作合力,驱动全县改革发展平稳驶入“快车道”。“红色引擎+干群齐心”,为美丽乡村发展赋能。以“幸福新宜良·党群心连心”平台为抓手,构建“机关党员带头+干群齐心整治”的城市环境整治提升新格局。大力推广“组织建设+党员包片”模式,以党风带民风,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积极推进农村污水有效处理和户厕改造,整治全县村内环境,形成清扫保洁、生活垃圾处理长效机制,北古城镇陈家渡社区、狗街镇中营村、南羊街道下墩子村成功入选市级“美丽乡村”。

“红色引擎+头雁效应”,为产权制度改革增速。围绕“抓党建、强基础、兴产业、促发展、富百姓”核心思路和“试点建成示范点,改革改出源动力”的目标定位,突出问题导向,勇于破冰探路,积极探索集体资产股份制,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的流转、处置和交易行为,持续开展“三个专项整治”,通过摸清集体家底、明晰农村产权关系,盘活了农村集体资产,促进了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提升了村集体的自我造血能力。

宜良县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第一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0个典型县(市、区)之一,实现了从“试点县”到“示范县”的华丽蜕变。北古城镇陈家渡社区党委紧紧抓住机遇,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社区党委书记杨明霖的带领下,引进新技术,开拓销售渠道,引导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建设“紫郦茶庄”项目,探索“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管理模式,拓展延伸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高效发展,昔日的乱坟冢一跃变为金宝山,成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宜良的经典缩影,杨明霖被省委组织部选树为全省“百名好支书”。(图文:袁申满 曾奕澎)

责编:纪爱玲